第173章 苏定方的遭遇战 (第2/2页)
刘备几欲落泪。
而这种感情,在场之人也无不感同身受。
他们的强汉,亦不输后辈的盛唐!
而他们一干等人齐聚于此,既因如此强汉,亦是为了如此强汉!
张飞挥了挥拳,对自己的目标有了清晰的认知:
就算一时间不能将疆域复至此,怎么着也得领兵去此地看看,找两个不开眼的见见血,祭奠一下这些先人!
孔明对此事知晓的清楚明白,回忆了一下,无奈笑道:
“认真说来,甘延寿与陈汤两人亦是使者。”
刘备收拾了下情绪,缓缓道:
“彼时,两人率护军出使西域,陈汤见郅支单于,便建言趁其不备,调屯田戍边兵卒,征西域藩属国之兵马,行奇袭之举动。”
“甘延寿认可陈汤的建议,但坚持要上表朝廷,陈汤认为战机稍纵即逝,不能如此刻板。”
法正接着道:
“嘿,结果没想到两人还没争论出个结果呢,甘延寿先病倒了。”
“陈子公是个果断的,假传圣命,伪托甘延寿之名,征召屯卒及乌孙车师等国,聚四万之兵,一战灭了郅支单于。”
法正摇头叹服,对陈汤的胆略佩服异常。
关于这种行非常之事,法正不好评价,毕竟那崔寔还批评孝元皇帝是汉室基祸之主呢。
不过法正还是佩服孝元皇帝对此事的宽容的:
下诏免除二人矫诏之罪,甘延寿封义成侯,拜长水校尉;陈汤赐爵关内侯,拜射声校尉。
并且各赏食邑三百,黄金百斤。
“惟憾后世没将此河纳入……”
刘备话刚出口,随即就顿住,摇了摇头道:
“历这宋之偏安,蒙古之入,河西走廊凋零,难以强求。”
毕竟这闻莽说的明白,到了明时,这河西都成荒漠了。
无田无水,生存都是问题了,更遑论要守此疆土,未免太过强人所难。
因此更是下定了决心:
“如今河西尚且水草丰茂,我等绝不甘于人后!”
众人轰然称诺。
【一个人不可能永远走背运,苏定方就是如此。
658年西突厥被灭之后,次年苏定方就收到消息:
葱岭那边又有人造反了!
于是看完小鲁第二次当男一号之后,苏定方就再次坐不住了。
而此时在李治心里,苏定方那也是相当的靠谱,于是君臣一拍即合。
命苏定方统一万马步兵,以及三千骑兵,皆为精锐,兵发西域。
写作平乱,实为灭国,苏定方可以说是兴冲冲的出发了。
结果没想到的是,半路走到青海的时候,跟吐蕃人打了个照面。
此时的吐蕃跟唐朝关系早就不复以往了,毕竟松赞干布和李世民这对翁婿都已经死了好几年了。
吐蕃这边的剧本咱们简直太熟悉了,松赞干布死的突然,儿子不大,于是理所当然的,国相噶尔.东赞域松操持国政,他还有个咱们更耳熟能详的名字:禄东赞。
禄东赞的野心人尽皆知,吞并白兰羌,侵占吐谷浑,都是在他的主导下吐蕃悄悄做的事情。
656年禄东赞率十二万军将白兰羌彻底吞并后,就在如今青海境内的积石山屯兵,准备对灭国后留下的吐谷浑部落磨刀霍霍了。
这种事情当然是不可能也不会知会唐朝的,而苏定方为了急行军,恰好走的就是这里。
于是双方在乌海(今青海湖南龙羊峡附近)遭遇,彼此双方都吓了一跳。
吐蕃这边领军的人是亚相达延莽布支,将八万吐蕃驻军。
大唐这边是苏定方亲自领军,一万三的精锐。
被吓了一跳的苏定方几个穿插将对方蹂躏了一遍,毫无悬念的大破之后,就急匆匆的朝着西域而去,他还要赶着平叛去呢。
此战在唐史就留下了短短一句话记录:
在乌海以少胜多,大败吐蕃。
甚至连斩获如何都懒得写,因为很可能苏定方自己也不清楚。
反而是吐蕃这边记录的很详细,因为这一战在吐蕃国内造成了不小的动荡:
达延莽布支当场战死,禄东赞因此被追责,以年老为由被罢相,倭美岱类赞成了吐蕃的新国相。
不过这个倒霉蛋不久就遭遇了刺杀,禄东赞重新掌权,属于吐蕃的重大政治事件了。
而苏定方对此浑不在意,被闲置了半生的这位名将一心只想完成KPI,再也不想坐冷板凳了。
这种迫切的心情驱使着苏定方发动了急行军,日夜兼程,一天一夜跑了三百里地。
于是造反的思结阙俟斤都曼就惊喜的发现:一觉起来,唐军已经围城了。
这个都曼倒也光棍,自缚出城投降,堪称是苏定方打过的最轻松的一场灭国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