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禅让 (第1/2页)
一次性替换五个内阁学士,过半部堂级高官进行调整,确实是一件大事。
不过群臣表现的很克制很配合,工作调换的过程中,没有引起太大的混乱。
不过中间也发生了一点小插曲,群臣下意识的想要走廷推程序。
倒不是他们想分果子什么的,而是习惯了。
一直保持沉默的老朱借机发飙,狠狠的训斥了群臣,顺便还给理学派扣了一口黑锅。
“咱推行廷议之法,本意是为了公平用人,却不成想被理学利用,方便了他们结党营私。”
“为了杜绝此类事情发生,咱决定废除廷议之法。”
“日后用人,由皇帝一言而决,唯有吏部和内阁学士有推举之权。”
“其余官吏无诏不得插手,否则以擅权结党罪论处。”
对于此事,群臣接受良好,只有少数人心里有些遗憾,却也没有上蹿下跳反对。
廷推本就不符合传统礼法,再加上有理学这个前车之鉴,朱元璋废除此策恢复古法是很正常的。
朱元璋眼见弊政被这样悄无声息的废除,心中也很高兴。
甚至还有点得意。
你们这群人,天天自以为聪明。
恐怕从头到尾都没有意识到,廷推之法意味着什么。
完全忘记了,他也是经过别人提醒,才发现问题所在的这一现实。
有了老朱的支持,再加上廷议之法的废除,朱雄英的人事调整就更加顺利了。
大大小小的人员,几乎都是他一言而决。
陈景恪都觉得有点惊讶,也太和谐了。
和之前喊打喊杀的,完全是两个极端。
马娘娘就说道:“这都是标儿打下的基础啊。”
这一点谁都无法否认,朱元璋是造系统的那个人,朱标才是将这个系统落实的人。
就好像是一台机器,朱元璋根据想象画出了结构图,并造出了部分零件。
但这个结构图并不完善,零件合不合适谁也不知道。
朱标是把零件组装在一起,让机器运转起来的人。
他还打造了大批备用零件,某个零件损坏了,直接就能换一个。
算上监国那两年,他执政时间只有七年,带来的影响却是深远的。
这一次朝廷前前后后动了那么多人,还将理学给废了,却并未引起系统性混乱。
朱元璋的威望是其一。
最主要的,还是朱标打下的基础够牢固。
不过这话老朱听了却觉得很委屈,咋又变着花样埋汰咱呢。
陈景恪笑道:“其实这次群臣之所以那么配合,还是因为太上皇的威慑。”
朱元璋顿时就乐了:“还是景恪懂咱啊……”
然而,陈景恪紧接着就说道:“现在大家只有一个想法,好好配合太子,别再让太上皇出来溜达啦。”
“哈哈……”马娘娘大笑起来。
老朱:“……”
“好好好,你们都变着花样埋汰咱是吧……哼,咱心胸宽广,不和你们一般见识。”
众人说笑了一会儿,马娘娘才开始谈正事:
“标儿准备传位给雄英,你们觉得现在合适吗?”
陈景恪心道,难怪没把朱雄英喊过来,原来是商量这事儿。
对于朱标退位,他早有心理准备,并没有大惊小怪。
也没有发表看法,而是等着听老朱拿主意。
哪知,老朱也是等了好一会儿,见他一直不说话,就呵斥道:
“你说话啊,盯着咱做什么?”
“额……”陈景恪那叫一个大无语:“这事儿不得您老人家拿主意吗?”
老朱没好气的道:“咱能有啥意见?就是看你有没有什么大计划,别冲突了。”
陈景恪并不觉得感动,只觉得头很疼。
这老朱,是真的好用就往死里用啊。
不过他还是认真的盘算了一下全局,最终说道:
“如果不出意外,明年西域方向会有大战,这场战争可能要持续数年之久。”
“东边的日本,计划中也是这两年动手。”
“在大战期间发生皇位更替,有可能会影响军心士气。”
“我的建议是……尽快,最好不要耽误明年开春出兵。”
朱元璋眉头一挑,说道:“帖木儿出兵攻打别人了?咱怎么没有听到动静?”
陈景恪摇头说道:“帖木儿出不出兵都无所谓,咱们的布局已成,不论他怎么做,咱们只需按计划行事即可。”
朱元璋微微颔首,道:“那就放在年底吧。”
马娘娘迟疑的道:“只剩下不到一个月了,时间会不会仓促?要不放在明年二月如何?”
朱元璋解释道:“出兵西域和出兵辽东有些类似,年前军队就得做准备,最迟二月份就得出发。”
西域的路途太远,必须早出发。
辽东是路途遥远冬天太冷,过年前后出发,走到地方恰好四五月份天气转暖,正好作战。
打到十月份天气转凉就开始撤兵。
这都是老祖宗留下来的经验,以目前的生产力,还无法逆着气候发动大战。
“既然我们考虑到明年开春出兵,那皇位更替最好年前就要完成。”
“如此,将士们才可无后顾之忧,安心作战。”
还有一点大家都没说,那就是有啥仓促不仓促的。
历朝历代都是先皇驾崩,继任者当场登基。
完成登基仪式之后,才着手处理先皇的后事。
要说起来,那才是真仓促。
朱雄英这起码还有二十来天准备时间呢。
更何况正好过年,各封疆大吏、藩属国的使臣,也都到京城了。
也省的再单独让他们跑一趟。
于是,事情就这么确定了下来。
有人要说了,这么大的事情,就这样决定了?
太儿戏了。
正常来说,皇位交替确实很麻烦。
主要麻烦在,新皇登基后必然要更换大批的文臣武将,人事调整带来的短暂混乱是在所难免的。
可大明没有这方面的顾虑啊,他是一套班子三代人用。
当然,最主要原因,还是朱雄英早早就开始理政。
文臣武将他都熟悉,该提拔的心腹也早就提拔起来了。
没必要对目前的格局进行调整。
他登基只是从代理皇帝,变成真正的皇帝。
除此之外没啥区别,大家该干啥干啥。
不过即便如此,该走的流程还是要走的。
不但不能少,还必须要做到尽善尽美。
原因很简单,皇位交替但凡有一点流程不完美,都可能被人整出阴谋论来。
没必要在这种地方,给人留下造谣的把柄。
朱元璋和朱标先是召见了勋贵大佬们,比如李善长、徐达、蓝玉、傅有德等人。
和他们进行了一番沟通,确定了皇位更替之事。
众人自然知道该怎么做,立即发誓会效忠皇室辅佐太子云云。
取得了这些大佬们的支持之后,朱标就开始了他的表演。
接下来几天,他连续下了好几条命令。
是他以皇帝的身份下达的命令,不是老朱下的。
毕竟现在他才是法礼上的一国之主。
这些命令,都是为了解决之前被耽搁的事情。
比如,改封朱允炆为虞王,封国放在了炎洲西南部,并让他年后出发就藩。
这个册封,在大多数人看来,是很正常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