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三月小说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 第464章 围杀

第464章 围杀

第464章 围杀 (第2/2页)
  
  然后这些人也全部被下了诏狱。
  
  看着高坐御座之上,乾纲独断施展着雷霆手段的朱元璋,群臣终于意识到。
  
  洪武依然是那个洪武,之前不过是伪装罢了。
  
  现在到了算总账的时候了。
  
  被洪武大帝支配的恐惧,重新浮上众人心头。
  
  朝野尽皆失声。
  
  平日里嚣张跋扈的纨绔们,都变得老实了起来,秦楼楚馆的生意一落千丈。
  
  官吏们皆深居简出,平日里最常见的文会,也全部消失。
  
  洛阳陷入了诡异的平静状态。
  
  但谁都知道,这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
  
  一周后告状百姓终于来到洛阳城外,当日去迎接他们的百姓多达七八万。
  
  这些百姓高声呼喊,为他们壮胆。
  
  还有些人大声给他们出主意,去找某某某官员,他们才是青天大老爷。
  
  被他们点名的,十个有八个都是理学派大佬。
  
  这些百姓哪见过这种场面,先开始胆怯害怕,很快就感动的热泪盈眶。
  
  果然是天子脚下,首善之都。
  
  百姓们就是嫉恶如仇啊。
  
  对自己此行也充满了信心。
  
  不过他们并没有听别人的建议,去找什么大佬。
  
  而是直接来到承天门外,齐刷刷的跪下,双手高举《大诰》。
  
  钟楼之上,陈景恪和朱雄英一人拿着一个望远镜,看着下面的人群。
  
  陈景恪长长吐了一口气,说道:“民心可用啊。”
  
  朱雄英兴奋的道:“想必这会儿那些人寝食难安了吧。”
  
  “听说他们还想着断尾求生?呵呵……真是天真啊。”
  
  陈景恪说道:“他们想过自己会死,但不会想到朝廷会抛弃孔家和理学。”
  
  “他们已经习惯了,天子要用理学治国,要抬举孔家收买读书人。”
  
  “却不知,时代变了。”
  
  朱雄英渐渐冷静下来,颔首道:“是的,时代变了。”
  
  “跟不上时代的,必然会被时代的车轮碾碎。”
  
  “你说……有一天大明会不会被时代碾碎?”
  
  陈景恪笑道:“怎么,看不开想追求万世不易之王朝啊?”
  
  朱雄英摇摇头,说道:“怎么可能,我只是有感而发而已。”
  
  “我记得你很早就说过,没有万世不易之法,也没有万世不易之王朝。”
  
  “正如人有生老病死,王朝也有兴衰交替。”
  
  “人虽然死了,但血脉思想可以传承下去。”
  
  “王朝虽然灭亡,但它的经验却会被后来者学习传承。”
  
  “我们需要做的,不是幻想着如何万世不易。”
  
  “而是如何让国家更加强盛,让文明更加辉煌灿烂。”
  
  “只要我们做到了,那我们的精神将会永存不灭。”
  
  陈景恪竖起大拇指:“在思想境界上,你已经超越大多数帝王了。”
  
  朱雄英只是淡淡一笑,他对和前代帝王作比较,很不感兴趣。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该做的事情。
  
  时代都不一样,怎么进行比较?
  
  那不是关公战秦琼吗?
  
  况且,就算要比较。
  
  我要做的,也是未来别人会以我为标杆,去评价其他帝王。
  
  而不是以其他帝王为标准,来评价我。
  
  他这会儿也是谈兴大发,继续说道:
  
  “王朝更替,对一个朝代来说是坏事,对一个文明来说是一件好事。”
  
  “每个王朝末年,都会积累无数的矛盾,兴替就是一个族群的自我更新。”
  
  “通过这种更替,割除以往的弊端,并在前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
  
  “带领我们的文明,走向下一个顶峰。”
  
  “所以万世不易不但无法做到,也不应该做到。”
  
  “如果真的有人能做到,也是那个国家和子民最大的不幸。”
  
  陈景恪真的震惊了,这话竟然是一个太子说出来的?
  
  他确实经常给老朱、朱标、朱雄英他们说,没有万世不易的王朝。
  
  也隐隐的提到过,王朝更替对一个文明来说,其实是一件好事。
  
  然而毕竟是皇权社会,他不敢说的太直白。
  
  却不曾想,朱雄英不但领悟到了,还能认同这个道理。
  
  太让他刮目相看了。
  
  然后就是深深的骄傲,这,就是我徒弟。
  
  可以说,这就是他穿越到明朝,最大的成果,没有之一。
  
  只有这样的君主,才能保住变革的成果。
  
  这往往比变革本身更重要。
  
  ——
  
  老朱那边马上就做出了反应,亲自出来询问了百姓的冤屈。
  
  之后当场表示,一定要严惩凶手,还百姓一个公道。
  
  “咱连皇子都能处罚,连驸马都能杀,更何况是孔家?”
  
  这话说的掷地有声。
  
  并通过前排人的嘴巴,快速向后排传递,很快在场的人都知道了皇帝的表态。
  
  不知道谁起的头,忽然想起了山呼海啸般的‘万岁’声。
  
  等人群安静下来,老朱给出了具体指示,此事交由三司会审。
  
  并名内阁学士刘敩、赵叔才,亲自监督此案办理。
  
  接着,老朱又点了好几个人的名字,全都是理学派核心力量。
  
  这一下百姓更是欢呼不已。
  
  这些可都是敢于直面皇权的铁面人物,一定能还大家一个公道的。
  
  与之相反的是,听到这个命令,刘敩等人皆浑身发抖,有人甚至直接昏厥过去。
  
  还有人试图告病。
  
  然而老朱很亲切的表示:没关系,好好养病,担子先兼着,等身体好了再来工作。
  
  而且大明周报为此事出了加刊。
  
  每个被老朱点名的官吏,都被重点介绍。
  
  讲他们是如何据理力争,要求皇帝惩处皇子和驸马。
  
  并将他们说过的一些维护礼法的话,重点标注出来。
  
  有些人没说过类似的话,或者说过但没有留下痕迹。
  
  没关系,我们周报的编辑都是一顶一的高手,可以帮你说。
  
  不用感谢我们,同为文人,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最关键的是,文章首次点明了他们另外一重身份,理学派。
  
  是的,以前报纸宣传,并没有着重提他们的这个身份。
  
  只说他们干过的事情。
  
  现在,终于开始揭老底了。
  
  这些人全都是理学派的,这说明什么?
  
  你以为是理学派结党夺权?
  
  那你就太小看理学的诸位贤人了,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理学是大明的礼法标杆,理学大佬都是大明良心的守护者。
  
  他们的行为,和结党没有任何关系,就是志同道合而已。
  
  他们联合起来守护礼法罢了。
  
  你说皇帝也是明君?对百姓多好多好?减轻了百姓负担,废除了无数苛捐杂税?
  
  可那又怎么样?
  
  皇帝也是人,也有私心。
  
  面对亲儿子、女婿的错误,依然无法公平处理。
  
  只有理学,只有理学大佬们,才能抛弃个人欲望,严守礼法底线。
  
  相信,这一次理学和理学大贤们,一样不会让天下人失望的。
  
  必然会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卷。
  
  可以说,这一期的周报,介绍孔家罪行的版面很小。
  
  百分之九十的篇幅,都用来吹捧理学和理学大贤。
  
  甚至不惜为此贬低了老朱这个太上皇。
  
  如果是以前,刘敩等人肯定很高兴。
  
  但此时此刻,看着手中的报纸,他们只觉得手脚冰凉。
  
  这哪是夸他们,这是想要他们的命啊。
  
  而且他们也终于明白,方孝孺并不是服软了,而是自始至终就没有和他们站在一起过。
  
  从头到尾,人家都是在配合太上皇挖坑。
  
  只可惜,他们明白的太晚了。
  
  事情到了这一步,他们只能硬着头皮上。
  
  等开始录口供,这些官吏才知道,孔家具体干了什么。
  
  俩字,类人。
  
  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这是孔家能干出来的事情。
  
  简直刷新了他们对恶的认知。
  
  而且参与人数还如此之众,大半个孔家都不干净。
  
  真要依照律法处置,族诛都不冤。
  
  然而……这是孔家,必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他们开始采用春秋笔法,在某些措辞下做文章……
  
  也因此,案件的审理进行的非常缓慢。
  
  五六天过去了,口供都还没有录完。
  
  虽然一百多人的口供很多,可三司会审还会缺那点录口供的人?
  
  但他们只能对外宣布,事情太大要问仔细一点,所以进展缓慢。
  
  老朱却一点都不着急,还反过来安慰他们慢慢来。
  
  然而很快这些人自己就扛不住压力了。
  
  压力来自于民间。
  
  民间对于这一期的报纸反应很大。
  
  大部分人都很高兴,认为这些人确实是大明的良心啊。
  
  而且百姓们首次知道,原来他们都是理学出身,难怪如此贤良。
  
  也只有理学,才有这个能力敢于直面皇权啊。
  
  不过也有部分人表示了不满。
  
  太上皇、皇上、太子,三人爱民如子,惠民政策一条接一条的出。
  
  哪个人没有受到实惠?
  
  皇帝不忍心处罚自己的儿子和女婿,这是人之常情。
  
  须知虎毒不食子啊。
  
  况且,最后不也是按照律法处置了吗,还把驸马杀了。
  
  现在如此贬低他们,简直就是忘恩负义。
  
  且理学这行为,怎么看都像是在结党夺权。
  
  这分明就是一群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啊。
  
  这些人自然受到了大家的批判,认为他们太阴暗了。
  
  双方吵来吵去,却奇怪的达成了一致意见:
  
  且等孔家这件案子,如果他们能公平审理,就说明这些人是君子。
  
  如果他们包庇,那就是伪君子。
  
  舆论发展到现在,明白人都知道,必然是有朝廷在引导。
  
  然而还是那句话,没有丝毫反驳的办法。
  
  真正让理学派感到绝望的,是新一期的大明周报再次发行。
  
  这一期前半部分介绍了这件案子的进展。
  
  并且将几个最恶劣最非人的罪行,详细的公布了出来。
  
  这些文章的操刀人正是杨士奇。
  
  之前他就编写过洪武大案集,对这方面可谓是最为擅长。
  
  将案件写的代入感十足,让人看的咬牙切齿,恨不得将孔家族诛。
  
  接下来第二部分,介绍了案件的进展。
  
  一个字,慢。
  
  但文章也为大家辩解了。
  
  慢是因为案件复杂,他们想搞清楚,所以才慢的。
  
  不是某些人揣测的想拖延时间,包庇罪犯之类的。
  
  然后文章顺势就转到了第三部分。
  
  讲了关于理学和理学贤才的争议。
  
  说什么,有人认为理学贤良们是沽名钓誉之辈云云。
  
  这纯粹是胡扯。
  
  虽然他们都是理学派,看起来很像结党营私。
  
  但大家要相信他们的操守云云。
  
  然后又将这些人的事迹,和他们说过的话,重复了一遍。
  
  学过新闻学的都知道,当你不停重复一件事情的时候,确实能加深印象,但也会引起反感。
  
  怎么着?你们这些理学大佬,除了逼迫皇帝出发皇子驸马,就没有干过别的实事儿了是吧?
  
  就这么点事儿,天天吹有意思吗?
  
  赶紧把孔家的案子给审出来行不行?
  
  最致命的还是,被报纸引导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
  
  理学派这些贤良,除了逼迫皇帝处置皇子杀驸马,貌似确实没干过什么能拿得出手的事情。
  
  各种惠民政策,那是太上皇、皇上、太子和陈伴读他们搞出来的。
  
  理学派最多就是执行者而已。
  
  也就是说……
  
  一旦人们开始怀疑,越来越多的疑点就出现了。
  
  然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这些人抱团逼迫皇帝,真的是为了礼法吗?
  
  在这种舆论氛围下,整个理学派都意识到情况不妙。
  
  但直到现在,他们依然不认为朱元璋要废了理学。
  
  只是以为老朱单纯在报复他们。
  
  于是,理学派内部顺理成章的开始了大分裂。
  
  当初的事儿我们没参与,和我们没关系。
  
  我们是被谁谁谁拖下水的,他才是首犯。
  
  因为内部分裂,关于孔家案件的审问也开始频繁出现问题。
  
  比如同一个人的口供,出现两种论调等等。
  
  老朱的态度也开始强硬,质问他们是怎么办案的。
  
  然后最新一期的报纸,也将这些疏漏全部都写了出来。
  
  但报纸依然再为他们辩护,是民间的非议给了他们压力,才会出现的失误。
  
  你们能不能不要在诋毁这些贤良们了。
  
  然而,越是如此,怀疑的人就越多。
  
  大家都迫切的需要一个真正的答案。
  
  还有就是关于孔家的,大家很想知道,孔家到底犯下了多大的罪。
  
  传闻中那些类人行为,到底是不是真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黄昏分界 都市极品医神叶辰夏若雪 傅廷修孟宁 李辰安钟离若水 陆长生叶秋白 长夜君主 天人图谱 末日乐园 被退婚后,我诗仙的身份曝光了李辰安钟离若水 柯南里的捡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