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计策已定 (第2/2页)
其实皇太极把代善叫来商量事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他是族长,而是因为他是代善。皇太极认为,你这个铁帽子王爷是我封的,有我这个皇上的位置做的安稳,你家的三个铁帽子才带的安稳,不然的话,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但是皇太极想错了,他确实还不是真正的了解代善这个人,以及族长这个名分代表的是什么意义。当他提出来,要暗中削弱两白旗实力的时候。代善竟然公然问他,:“十四弟和十五弟,和陛下一样,都是托体于先帝的皇子阿哥。他们有什么罪名,为什么一定要夺取他们的兵权。两白旗的将士也是满洲的巴图鲁,他们又有什么过错,一定要把他们送到不测之地。”
崇德皇帝很纳闷,今天这是怎么了,一个个的都不怎么听招呼呢,就是想上来打擂台是怎么着呢。皇太极不得不和大哥解释说,:“多尔衮和多铎,虽然暂时还没有反迹,但是未雨绸缪并不是坏事,这也算是帝王心术,鬼神不言。我今天把大哥叫来,就是不和大哥见外。来商议这件事情应该如何办理。”
话说到这个份上,代善如果再不表个态,也就不太合适了。他作为爱新觉罗家族的族长,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就是兄弟反目,不愿意内部厮杀,祸起萧墙。不得不说他是一个相当称职的仁厚长者。不过既然皇太极这样说了,恐怕也不会因为代善的意见如何就会改变原定的主意。所以,代善说什么,只不过一种点缀。皇太极这是准备在代善这里借力。
代善想起来了一个春秋时期的小故事,叫做申生在内而亡,重耳在外而安。申生重耳之事,一直启发着很多人。包括荆州城公子三求计的故事里,诸葛亮教给刘琦的,也就是离开荆州去江夏,在外则安。因为你在这,不仅碍眼,还在人家眼皮子底下,人家啥时候想干掉你,那就是一句话。但是如果你走了,躲开了这是非之地,至少暂时来说是会平安无事的。
因此,代善萌生了一个主意,那就是让多尔衮和多铎两兄弟,离开盛京,去征伐大明,虽然兵凶战危,但是在外面,两白旗加上两白旗汉军,妥妥的有个六七万人。六七万人,保护住两员主将,应该是绰绰有余的了。
而且,现在算起来,如果按照大明那边的纪年方式的话,应该是崇祯十二年的年底。这个时候,大明已经没有什么能打的将领了,至少代善是这么认为的。走了穿红的,来了挂绿的,从最早的孙承宗和袁崇焕,一直到满桂、何可纲等人,基本都作古了。就在半年多以前,公认的第一能战,卢象升也阵亡了。与卢象升同时阵亡的,是天雄军的五千人马。这个时候打大明的任何一个城池,应该他们都不会能在尽快的时间内组织起能够抵御七万大军的有效防御。
综合考虑之后,代善告诉皇太极说,:“一静不如一动,臣的意思是,不如派出十四弟和十五弟去,专司征伐之事。而皇上也可以在其军中派驻监军,却不派各旗人马参战。只许其调度两白旗人马和两白旗汉军。这样的话,自然就在暗自削弱了他们的实力,并且也为皇上的江山出力,并不伤皇上的仁爱之心。”
好一个一举三得之计策,皇太极直到这个时候,才露出了一些笑容。他告诉代善,:“大哥说的好,让十四弟和十五弟在外掌兵,也算是正得其所,而且也成全了天家骨肉。但是朕有言在先,除了两白旗人马和汉军,朕不加派一兵一卒”。代善诺诺称是,不在做别的说辞。其实这很正常。因为他觉得,七万人马已经足够使用了。一直以来,并不在多,在将。而且,兵也着实不能算少了。
其实皇太极有一句话是对的,那就是帝王心术鬼神不言,和鬼神都不说的事,能和谁去说?只能自己偷偷的干,这件事是什么,就是多尔衮和多铎一旦领命出发,皇太极会立刻知会户部,在后勤补给问题上卡住他们的脖子,到时候,一旦断粮。这七万大军就会作鸟兽散,一发不可收拾。至于会闹成什么局面,怎么都好办。
这就是真实的皇太极。